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学校新闻 - 正文
学校新闻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2025年北京市职业学校思政课建设协作组第二次“同题异构”备课会成功举办

发布时间:2025-06-01 发布人:马克思主义学院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校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推动首都职业院校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5月30日,由北京市教育委员会指导,北京市职业学校思政课建设协作组(以下简称“协作组”)主办,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纪念馆、北京市新时代中高职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工作中心、bat365在线平台承办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2025年北京市职业学校思政课建设协作组第二次‘同题异构’备课会”在中华民族共同体体验馆(蒙藏学校旧址)成功举办。

1CBB1

备课会现场

协作组牵头单位负责人、bat365在线平台党委副书记、京津冀职教改革示范园区本科生院党总支书记范宝祥(兼),北京市教育委员会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处副处长李师、四级调研员武晔,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纪念馆副馆长黄春锋,bat365在线平台党委常委、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部长(主任)兼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院长苑秀芹出席本次活动。协作组顾问单位专家代表、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正高级讲师刘海霞,市教委职成处、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纪念馆、协作组牵头单位有关负责同志,相关单位示范授课教师代表、旁听教师代表参加集体备课会。活动由李师主持。

10ACB

范宝祥出席活动并讲话

范宝祥在讲话中强调,蒙藏学校旧址作为中国共产党早期开展民族工作的主阵地,承载着各族青年共筑革命理想的峥嵘记忆。首都职教领域思政课建设应扎根于红色沃土,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题主线,不断引领青年学子在历史与现实的交融中领悟“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深刻内涵,在技能报国的新征程上践行“强国有我”的铿锵誓言。针对新时代首都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他指出要深化思政课教学改革,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一是要以党的创新理论为指引,推动思政课内容与时俱进,打造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有机融合的“金课”体系;二是要打造高素质师资队伍,借助“同题异构”集体备课活动锤炼教师教学本领,培育“经师”“人师”相统一的“大先生”;三是要充分运用首都红色育人资源优势,深入探索校际协同、校馆联动的思政育人新模式,全方位打造协同育人新格局。

142B0

李师主持备课会

黄春锋代表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纪念馆向出席现场活动的各位领导、专家及同仁表示热烈欢迎,并就馆内“中国共产党民族工作光辉历程与伟大成就”主题展及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体验区等馆藏红色育人资源向全体与会人员作详细介绍。他指出,作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开展民族工作的主要阵地,蒙藏学校旧址镌刻了党团结各族青年投身民族解放事业的红色印记,立体呈现了中华文明“九州共贯、多元一体”的深厚底蕴,全方位展现了党在不同历史时期凝聚各族人民团结奋进的磅礴力量,为思政课实践教学提供了丰富场景和鲜活素材。

12B2C

黄春锋致辞

在集体备课环节,协作组牵头单位代表、bat365在线平台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助理姚昊炜向与会人员就2025年北京市职业学校思政课建设协作组“同题异构”集体备课会整体设计安排作详细说明。会上,北京市昌平职业学校新时代思政教育研究院执行副院长田莉(中职学段教师代表)、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课教师尚大超(高职学段教师代表)、北京科技职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课教师郭蒙(职业本科学段教师代表)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主题,依次作交流发言。

C5976

刘海霞点评、辅导

研讨中,田莉深入分析了中职学生的成长特点,提出以生动鲜活的“身边故事”为切入点,将民族团结、精准扶贫等故事融入中职课堂,引导学生从生活点滴中感悟“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温暖,逐步深化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解,增强对国家的情感认同;尚大超立足高职学段学生学情特色,提出应在明晰教学目标基础上,充分运用红色场馆资源优势,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行深入学理分析,科学设计“场馆中的大思政课”,真正做到“理”“实”一体,打造思政课堂“情感升华”阶梯;郭蒙提出针对职业本科学段学生,应强化理性认知教育,让学生不仅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同时辅以蒙藏学校旧址的馆藏资源优势,把党革命时期“青年人的故事”讲给当代青年听,真真正正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成为新时代首都大学生的自觉追求。

FE587

姚昊炜发言   田莉发言   尚大超发言   郭蒙发言

点评环节,刘海霞教授对本次备课会作总结。她指出,三位老师分别立足中职、高职和本科学段特色,打造了“情感启蒙”“理论升华”“使命践行”的递进式链条,为进一步构建纵向贯通式“大思政”育人体系提供了实践参考。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主题的教学设计与实施,她强调需重点把握以下几点:一是在进行实践教学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发展规律,精准开展学情分析;二是在场馆中开展实践教学,要善于打破传统的教师单向讲解模式,创新设计体验式和探究式学习方式,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参与,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三是在不同学段教师间需建立协作机制,加强交流合作,一体化设计课程教学目标与内容,在确保教学连贯性同时凸显不同学段思政课教学特性,将首都中高职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不断推向深入。

1E344

与会人员集体参观“中国共产党民族工作光辉历程与伟大成就”主题展

本次备课会通过“实景观摩+示范说课+专家辅导+研课磨课”多维立体模式,为与会教师搭建跨学段交流平台,开展了兼具理论深度与实践温度的交流研讨活动,呈现了首都职业学校聚焦红色资源、红色传统、红色基因,积极推进思政课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互通互融的生动局面,备课会效果显著。下一步,协作组将在北京市教委的领导下,全方位深化校际协同、校馆联动,打破学段壁垒,促进首都职业教育资源共享、师资队伍共育、学生发展共促、教研活动共办、课程体系共建,共同推动首都职业学校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